第207章 分股之法_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笔趣阁 > 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 第207章 分股之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7章 分股之法

  演示结果很快出来,这效果当真好的不得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到实际效果,众人的神情更加震惊,也意识到这名为水泥的土灰商业价值不可限量。

  杨广见在座众人一边惊叹,一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心下甚为满意。有兴趣才好,不然今日这场“竞标会”岂不要付诸东流?

  等众人惊讶完了,心情渐渐平复之后,杨广才示意王府长史上前将竞标规则细说一遍。

  大体来说就是商户们出价竞争水泥的配方和生产权,配方一共十份,商户们可以单独拍下,也可以联合拍下,事后王府会给他们颁发一份烧制文书,相当于生产许可证,一份文书只能开设一家作坊,水泥的生产以及定价也必须严格服从官府管理。而对于中标的商户,王府也会给予保护,不必担心被强取豪夺。

  听完王府长史的解说,商户们反应不一。尤其那些没背景没后台的商户更是心情激动,原先的谨小慎微之外也不由得心动不已,生出了竞标的野心。

  接着,王府长史便宣布开始竞标。

  几番角逐下来,十份配方全部拍完,其中一份自然落在了苍穹宫手里。其余实力雄厚的商户也都拍中一份,实力次一些的便联合起来竞拍一份,到时候联合生产就是了。

  竞标结束之后,杨广又给了众人一个惊喜——以官府的名义向他们下了第一份订单。

  众人闻言不禁喜出望外,原本他们拍下配方和生产权还有些担心初始时期百姓未必接受这新鲜事物,导致销路不畅,没想到晋王一出手就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等到日后百姓们见识到水泥的强大效用之后,还愁没有销路吗?

  签了契约之后,商户们立即回去热火朝天的筹备起来。

  而杨广送去京城的水泥也呈到了御前,杨坚看了他在奏疏中描述的水泥的作用也不由得神色一震,对待盛着水泥的盒子态度顿时凝重认真了几分。同时也意识到水泥一旦现世,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好的方面自不必说,这是利国利民之物,但凡事皆有利弊,这里面的利益是巨大的,没有人不会动心,一旦处理不好或许面临的就是势力的重新洗牌。

  “来人,传工部尚书。”杨坚当即下令道。

  工部尚书宇文恺自主持修建新都以来一直常驻工地鲜少回京,临时传召自然费时不少。

  等宇文恺入宫觐见时,杨坚已经让心腹试验过了水泥的作用,果然如杨广描述的那么立竿见影。

  “微臣参见圣人,不知圣人此时召微臣入宫有何吩咐?”宇文恺行礼过后,略为谨慎的询问道。

  “宇文卿免礼,且上前来。”杨坚冲他招招手示意他上前。

  宇文恺自是遵命来到杨坚身旁,随即躬身待命。

  “宇文卿且看此物。”杨坚指了指盒中水泥,然后特意将用水泥粘合的两块青砖拿起展示一番,甚至还上手掰了掰。

  如此明显之事,即便是外行也看出门道来了,更何况是宇文恺这个内中行家?

  他不无震惊的看着杨坚手中的青砖,甚至激动之下顾不得礼节直接伸手从杨坚手中接过了青砖仔细端详起来。

  “妙,妙啊。”宇文恺惊叹道,“只两块青砖便能粘合如此牢固,如此神物若用于建筑当有奇效。圣人,不知此物从何而来?”

  杨坚脸上莫名多了几分骄傲自得之色,随后拿起杨广的奏疏递给宇文恺看。

  宇文恺连忙放下青砖,双手接过奏疏浏览起来,越看脸上的惊讶之色便越浓。

  “晋王殿下真乃大隋之福星啊。”宇文恺啧啧称赞道,“先前并州大旱,晋王殿下一去便天降大雨,如今又发现了造出如此神物的匠人。”

  大抵是天下父母的通病——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杨坚脸上笑意更甚,就冲他那股嘚瑟劲,要不是看在他是皇帝的份上,估计谁看了都想脱了鞋底呼他脸上。

  嘚瑟过后,杨坚神色严肃起来:“这配方你拿去,召集工部相关工匠前往城外土窑秘密研制尽快量产,另外再拨两千禁军守卫以防消息泄露。”

  “微臣遵命。”宇文恺也有些按捺不住兴奋心情,迫不及待想要试验一番配方,如今听得杨坚吩咐自是迅速领命而去。

  待他走后,杨坚又传来高熲、杨爽、苏威、杨素、裴矩等大臣,将水泥一事告知他们,并与他们商量起处置之法。

  只将它掌握在朝廷之手充作公用,长此以往肯定是不妥的。有利可图之物,还需妥善分配,雨露均沾才是长久之道。

  总不能你吃肉,别人却连汤都没得喝。

  不说别人,就说到场的大臣,也没有不心动的。即便是堪称名相的高熲,也不可能一心为公,总有些为家族考虑的私心的。

  杨素便更不用说了,他素来极有野心,面对如此暴利之物自然也有心分一杯羹。

  不过如今他尚没有后来那么权倾朝野,官阶也比不上高熲、苏威,论亲近也不如杨爽与杨坚亲近,自然深谙低调之法,并不贸然主张。

  众人商议之后,还是由高熲出言提议:“不若设立有司专司‘水泥’烧制、贾售之职,匠人与商人皆由各家推举,所获之利择数分之。”

  这么一来等于配方还是掌控在朝廷手里,各家只要提供负责生产的匠人和负责销售的商人,利益分红则按照最终收益来分配。

  杨坚神色喜怒难辨,众人也无法从他脸上看出倾向。

  待沉思少许后,他看向其他大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可有别法?”

  众大臣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时裴矩起身进言道:“不如实以分股之法,而朝廷则掌控价格和商铺。”

  《汉书》有云:股,支别也。

  所谓“分股”,即分支也。此处可引申为将整体成本分成数份分摊,届时分利自然也按照占比来分。

  虽然看似与高熲提议之法相似,但却省了朝廷额外的人力负担。不需要另外设立衙门,调任官员人手,直接就以股份制的形式将各家联合起来,凡参与的势力都能获得配方,也同时免去了内部的勾心斗角。而又有朝廷的参与,这就相当于“国企”了。

  否则按照高熲之法,配方还是掌控在朝廷手中,难保其他势力不会在明面配合的同时暗中设法千方百计偷取配方。这将会消耗数不清的人力物力,且如果增设衙门,也容易滋生更多的腐败。毕竟这是个油水颇丰的衙门。

  但按照裴矩的提议,生产之事直接放权,而售卖则规定地点商铺,价格也有朝廷掌控,那么为了创造更多利益,各家不用督促也会尽心尽力。

  朝廷额外要做的就是监督好这些铺子,防止私下售卖。

  杨坚闻言神色一动,显然对这个提议颇为认可了,不过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看向其他大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众大臣心中思量一番,发现这个方法对他们来说同样十分有利,毕竟这是要推向全国的,就算规定商铺数量十分庞大了,于是便纷纷表示了赞同。

  杨坚满意的点点头,翌日一早上朝时便将这个方案告知了群臣。然后将分股之事交给了提出方案的裴矩去办。

  裴矩的才能不下于高熲、长孙晟,很快便将此事办的十分周全漂亮,几乎能照顾的都照顾到了。世家大臣们对此也没什么不满的,于是水泥的推广得以顺利进行。

  恰好宇文恺那边也将水泥的烧制技艺熟练上手了,后面参与进来的世家大臣们的人手跟着学习一番即可。

  而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水泥都用于新都的路面建设,当然也不是无偿征用的,而是杨坚从国库拨款购买。

  新都自年初始建,至今已经历时近八个月,工程接近尾声,而有了水泥之后修建速度更加快了,到了九月底便初步竣工。

  全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十二万四千六百五十亩,即83.1平方公里。不过此时外郭城城垣还在建造当中,真正全部竣工的只有宫城和皇城。

  因杨坚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于是新都便被命名为大兴城。

  大兴城竣工之后,杨坚便下令先将一部分百姓迁移过去。大兴宫和官署也都落成,皇室和官员随后也择良辰吉日迁至新都,大隋的政治中心便彻底转移到了大兴城。

  在洛阳的杨勇、并州的杨广也都奉诏进京朝拜,此外大隋的附属邦国也纷纷前来道贺。

  如今突厥彻底分裂,内部争斗不休,不少小部落纷纷请求内附归顺大隋,曾经强大的突厥汗国已经无力再与大隋争锋。而吐谷浑在突厥分裂之后还与大隋发生了几场冲突,不过却被宇文庆和杨爽分别重击大败,连国王都战死,只有太子匆匆率部逃走仓皇继位,国内至今动荡不安。

  如今大隋可以说是真正四境安靖。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